(记者 种艳)7月17日,记者从市安委办了解到,为全面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,切实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,渭南市安委会研究制定了《渭南市安全生产“红橙黄”三色预警管理工作机制》(以下简称《机制》),通过分级预警、精准施策、动态管控,进一步夯实安全责任、提升监管效能、筑牢安全防线。
《机制》依据风险程度将预警划分为红色(Ⅰ级)、橙色(Ⅱ级)、黄色(Ⅲ级)三级。红色预警适用于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、隐瞒事故、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等15种高风险情形;橙色预警针对发生一般事故、迟报漏报事故、重大隐患逾期未改等13种情形;黄色预警则对应发生涉险事件、企业自查隐患比例低等8种情形。
《机制》实行“预警-响应-整改-考核”闭环管理。市安委办每月研判分析、分级发送预警告知书,被预警单位需在10日内报送整改方案。配套差异化惩戒措施:黄色预警扣考核1分并警示提醒,橙色预警扣2分并约谈分管领导,红色预警扣5分并约谈主要领导,连续两次被红色预警的单位需在全市警示会上作检讨。若单位在预警管理中存在连续两次被红色预警、响应措施落实不到位、拒不执行管控措施等情形,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。预警结果与干部考核、职务晋升直接挂钩。红色预警期间,相关责任人取消评优晋升资格。此外,预警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,市安委办每半年通报一次,并不定期督查整改落实情况。